发布时间:2019-04-15阅读量:10000+
生姜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食材,我国民间历来都有“冬吃萝卜夏吃姜”的说法,生姜不仅有温经散寒的作用,还能治疗各种身体不适,但是不正确的食用方法也会影响生姜的保健作用。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食用生姜的误区。
误区一:可乐姜汁更好
吃姜也有误区,第一,有些人推崇用可乐姜汁代替红糖姜汁治感冒,这一方法并不可取。
因为,红糖属温热型而可乐并没有驱寒的作用。第二,姜肉属热性,而姜皮属凉性,把姜连皮带肉一块煮,便会削弱驱寒发热的作用。
所以用姜汁治感冒,一定要先把生姜皮去掉,再放一点红糖,可以有效治疗风寒感冒。
误区二:晚上不能吃姜
另外,民间流传“晚吃姜,赛砒霜”的说法并不正确,晚上吃姜并不会使人中毒,只是让人兴奋,不容易入睡而已。
姜分为老姜和嫩姜,嫩姜颜色偏白,表皮光滑;老姜呈土黄色,表皮粗糙。一般治风寒感冒,宜用嫩姜;治胃痛、胃凉,宜用老姜。
吃姜一次不宜过多,以免吸收大量“姜辣素”,刺激肾脏,并产生口干、咽痛、便秘等上火症状。
误区三:感冒喝姜汤好得快
提到姜汤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想到姜汤可以治感冒,的确,普通感冒喝姜汤的时候的确可以扩张身体毛血管,促进血液流通,帮助排汗,这样身体的病害物质就可以被排出体外,这样就达到退烧治感冒的效果。
但是并不是所有感冒喝姜汤就一定有用,尤其在夏天,因为天气炎热,很多人会患上风热型感冒,具体表现为咽喉疼痛、发热头疼,非常难受,相当于整个身体受到热气的笼罩。
而生姜性温,这个时候再喝姜汤犹如火上浇油,不仅对治疗风热型感冒没有效果,反而还会使病症加重,所以说不同的感冒并不是喝姜汤就有效的。